浙江工业大学李军团队Bioresource Technology:铁碳对絮体和好氧颗粒污泥氮代谢的作用
第一作者:潘宽
通讯作者:李军
通讯单位: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学院
原文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biortech.2024.131376
图文摘要
成果简介
近日,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学院李军团队在环境领域学术期刊Bioresource Technology上发表了题为“Effects of iron-carbon on nitrogen metabolism of floc and aerobic granular sludge”的学术论文。在本研究中,四个反应器分别添加50、30、10、0 g/L的IC,在相同的操作模式下,总氮去除效果随IC投加量而增加。IC提高了污泥的氨氧化速率、反硝化速率和比摄氧速率,这使系统中SND提前60min结束,潜在的降低了废水处理成本。值得注意的是,IC消除了常规AGS出水的亚硝酸盐积累。IC减少了NOR表达的基因和酶活丰度,而NOS上升,这可能减轻微生物形成氧化亚氮(N2O)的潜力。IC作为酶促反应的激活剂对颗粒的作用强于絮体,二者的差距随IC投加量的增加而逐渐缩小。特殊结构使颗粒具有更高的微生物多样性,IC产物在细胞表面形成矿物结壳而抑制微生物的代谢活性,而颗粒具有更强的耐冲击和适应性。
引言
AGS具有好氧/厌氧共存的结构,为复杂的微生物群体提供了栖息地和生化反应场所。AGS在单一反应器中进行SND,减少处理步骤,具有卓越的脱氮性能。IC是一种良好的强化污泥脱氮性能的材料。在低有机碳负荷下,IC会富集铁氧化菌(如Sphaerotilus和Ferriphaselus)和氢细菌(如Hydrogenophaga)进行自养反硝化。对于混合营养体系,自养菌的富集是有限的。IC在有氧情况下迅速氧化为不溶性铁(氢)氧化物,溶解的还原性铁有限,导致发挥铁自养反硝化的能力微弱。当条件不满足自养菌富集时,异养反硝化菌中氮代谢相关的酶活性同样会被铁调控。这说明IC是通过刺激污泥硝化和反硝化能力而促进脱氮。调控氮代谢路径中酶合成的基因往往与铁有关。例如,微生物的nosZ丰度会被Fe2+浓度影响,而减少N2O的产生。此外,IC会促进污泥形成AGS。本研究倾向于关注IC对于微生物氮代谢的影响。通过污泥活性和生信分析对IC在微生物氮代谢中的作用进行了解析,并解释其内在机制。进一步强调了AGS反应器中颗粒和絮体在氮代谢之间的差异。此外,通过批次实验初步探索微生物对铁(氢)氧化物和溶解性亚铁的应激反应和长期适应下氮代谢功能的变化。
图文导读
四个AGS反应器中污泥的活性差异
四个SBR中污泥的AOR、DNR和SOUR同步变更(Fig. 1)。颗粒化稳定阶段R50、R30、R10、R0的AOR分别达到8.64±0.21、5.93±0.05、5.17±0.07、4.40±0.14 mg NH4+-N/g vss·h,DNR分别达到19.33±0.47、16.05±0.57、12.26±0.31、10.35±0.61 mg NO3--N/g vss·h。IC提高了污泥的AOR使NH4+-N更快被完全硝化,这无疑缩短了颗粒内部可供反硝化作用的时间,但IC同时也提高了污泥的DNR。也就是说,IC同时提高污泥的AOR和DNR使AGS在更短的时间内进行SND,导致TN达到更高的去除量。
AOR提高的同时影响硝化细菌摄氧速率,SOURAOB和SOURNOB同步提高(Fig. 1c)。在该研究中,AOR是以单位时间NH4+-N去除量来表示的,而AOB是负责将NH4+-N氧化为NO2--N的细菌。NOB不仅可以获得AOB氧化产生的NO2--N,还可以获得反硝化菌还原的NO2--N。这种NO2--N循环促进NOB的生长,其重要性可能超过AOB。IC显著提高了污泥的SOURNOB(p < 0.001),这促使NO2--N转化加快,结果是减少了出水NO2--N的积累。
颗粒的AOR低于絮体,而DNR刚好相反,IC投加量越多絮体和颗粒之间的AOR和DNR差异越小(Fig. 1d, e)。IC对颗粒的作用强于絮体。颗粒依赖絮体维持系统中更高的摄氧活性,尤其是硝化细菌。常规AGS反应器中颗粒的SOURAOB和SOURNOB均要低于絮体,而IC的加入打破了这一规律(Fig. 1f),并且随着投加量的增加颗粒的SOURNOB逐渐超过絮体。
图1. 四个反应器运行期间污泥的(a) AOR、(b) DNR、(c) SOUR变化;四个反应器中絮体与颗粒的(d) AOR、(e) DNR、(f) SOUR差异。
微生物多样性分析
IC丰富了污泥中的物种数量。Shannon和Simpson指数表明投加IC的反应器中污泥的微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。按样本获取时间将样本分组进行PCoA分析发现微生物群落结构是同时变化(Fig. 2a),而颗粒化后的污泥随IC投加量与种子污泥的距离越远。颗粒与絮体各自成组,同一反应器中颗粒和絮体之间距离随IC投加量越近(Fig. 2b)。这说明IC使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,并且缩小了颗粒与絮体的微生物群落差异。对微生物表型预测发现IC提高了形成生物膜功能的相对占比(Fig. 2c),并且该功能在颗粒中占比高于絮体。
四个反应器中微生物在门水平上Bacteroidota、Chloroflexi、Planctomycetota、Proteobacteria均出现过大于10%的相对丰度(Fig. 2d)。污泥颗粒化后Thauera和norank_o__mle1-8相对丰度急剧减少,氨氧化细菌unclassified_f__Comamonadaceae和norank_f__NS9_marine_group成为优势属。Hyphomicrobium、Hydrogenophaga、SWB02、Immundisolibacter、Novosphingobium、norank_o__Dadabacteriales、norank_f__PHOS-HE36、norank_f__Caldilineaceae在所有颗粒化阶段的样本中的相对丰度均存在大于1%。颗粒和絮体之间的优势菌种完全相反(Fig. 2e),它们具有不同的硝化和反硝化优势菌群。Candidatus_Competibacter在四个反应器中的颗粒中丰度为16.8-28.5%,絮体中为1.8-8.4%。unclassified_f__Comamonadaceae在四个反应器中的颗粒中丰度为1.0-5.3%,絮体中为17.4-28.2%。这是样本中差异最显著的两个属,并且它们都具有氮代谢的性能。
图2. (a)造粒前后污泥的PCoA;(b)颗粒和絮凝体的PCoA;(c) BugBase表型预测;(d)在门水平上微生物群落的相对丰度;(e)颗粒组与絮体组差异的显著性检验(*p < 0.05表示差异显著);(f)所有样品中属水平主要微生物的相对丰度(每个样品的相对丰度前10名)。
基因和代谢途径分析
通过宏基因组学分析氮代谢(ko00910)路径相关的基因变化(Fig. 3),并根据功能分类(模块)重绘了单元集。主要关注硝酸盐同化(M00615);硝酸盐同化还原(M00531);硝酸盐异化还原(M00530);反硝化(M00529);固氮(M00175);完全硝化(M00804)。本研究中与这些模块相关的基因共检测出36种,KEGG 同源基因(KO)编号和基因描述见Table S6。IC对参与氮代谢的基因的影响不完全是相同趋势(Fig. 3a)。
氨氧化菌通过AMO将氨氧化成羟胺(NH2OH)而激活氨,再通过HAO将NH2OH氧化成亚硝酸盐。污泥颗粒化后基因amoA/B/C和hao明显提高,但IC的作用在四个SBR中差异性不大。亚硝酸盐在NXR的作用下氧化,这是产生硝酸盐的主要生化途径。AGS系统中颗粒的nxrA/B明显增加,并且IC投加量与NXR呈正相关。
按照产物的去向,硝酸盐还原分为硝酸盐同化还原和硝酸异化还原。硝酸盐同化还原由硝酸转运蛋白(NRT)将硝酸盐转运到细胞内,总体上IC促进了该过程,使硝酸盐更多的进入细胞进行下一阶段(Fig. 3b)。硝酸盐在同化性硝酸还原酶(NAS)和NAR共同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盐。IC抑制了narB,而促进了nasA/B。参与NAS合成的基因丰度远高于NAR(4-13倍),这说明在M00531中硝酸盐更多的是被NAS转化为亚硝酸盐。硝酸盐异化还原不以合成细胞物质为目的,根据产物不同分为硝酸盐异化还原到氨和反硝化。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在M00530和M00529中共用基因组,由参与NAR和NAP的基因控制。NAP是好氧反硝化酶,可以在有氧条件下进行反硝化。AGS系统中napA/B仅在R30和R10中增加相比于R0,并且絮体中明显多于颗粒。絮体中好氧反硝化的基因被提高,但反硝化中控制厌氧反硝化酶合成的基因(narG/H/I/V/Y/Z)依然占主导地位。显然,颗粒中NAR远多于絮体,并且IC在颗粒中对NAR的增加比絮体明显。
亚硝酸盐在NIR催化下还原,M00531(nirA)、M00530(nirB/D)、M00529(nirK/S)中参与NIR合成的基因组成不同导致产物不同。反硝化中亚硝酸盐还原为NO,从而将废水中的氮转变为气态氮。NO在NOR作用下还原为N2O。N2O形成和转化由NOR和NOS控制。结果表明,IC均提高了参与NOR和NOS的基因丰度,但颗粒中norB/C丰度比絮体少,而颗粒中nosZ更多。这表明,颗粒相比于絮体具有形成N2O更少但更强的N2O转化能力。还原产生的氮气通过固氮作用变为氨,IC加强了该过程,并且在颗粒中更明显。基因丰度结果表明,在整个氮循环网络中主导硝酸盐还原的路径是硝酸盐异化还原。硝酸盐异化还原为氨(M00530)与氨完全硝化(M00804)相循环,产生的一部分硝酸盐被反硝化(M00529)路径转化,最终转化为氮气。
图3. (a) 4个反应器在第60天的未颗粒化污泥、第160天的絮体污泥和颗粒污泥(F160, G160)中与ko00910相关的基因丰度。(b)根据模块重新绘制单元集。在基因柱状图中,样本从左到右的顺序与(a)相同,基因丰度为模块中具有相同功能的基因的总和。
关键酶活化性
硝化和反硝化是废水生物脱氮的主要路径,分别检测四个反应器的颗粒和絮体中脱氮路径关键酶的含量以表达IC对氮代谢能力的影响(Fig. 4)。硝化路径中,颗粒污泥中AMO随投加量增加而增加(Fig. 4a),其差异和AOR相符,说明AMO含量与AOR呈正相关。虽然宏基因结果表明IC使hao丰度下降,然而,作为高铁细胞色素C的HAO在IC的作用下含量增加(Fig. 4b),但IC对于HAO的作用在颗粒和絮体之间差异并不显著。NO2--N分别在NXR催化氧化和NIR催化还原下转化为NO3--N和NO,其活性都将影响NO2--N积累。显然,IC提高了NXR和NIR活性(Fig. 4c, f),并且随着IC投加量提高,颗粒的NXR和NIR活性逐渐提高并超过絮体,导致添加IC的体系中NO2--N不被积累。
完整的反硝化路径中,常规的AGS反应器中絮体的NAP比颗粒多,而IC扭转了这一规律并提高了其含量(Fig. 4d)。NAR、NIR、NOR都含有铁作为活性中心,铁可以在酶的电子传递链和配基中作为电子受体,从而增强微生物群落的代谢活性。系统中NAR的含量大约是NAP的两倍(Fig. 4e),厌氧反硝化占主导地位。IC同步提高颗粒和絮体的NAR,颗粒中的NAR始终多于絮体。IC对污泥在NOR和NOS的作用是相反的(Fig. 4g, h)。IC削弱了污泥的NOR活性,而促进了NOS活性。并且更多的IC投加量使这个结果在颗粒中比絮体更明显。NO2-的积累是抑制NOS活性的主要因素,而本研究中NO2-积累随IC投加量显著减少。显而易见,减少NO2-积累和改善污泥的酶活性可以减少N2O形成的潜力。IC可能发挥减少系统中N2O形成的潜力,并且IC培养的颗粒比絮体具有更低的N2O形成潜力。
图4. 氮代谢关键酶活性:(a) AMO; (b) HAO; (c) NXR; (d) NAP; (e) NAR; (f) NIR; (g) NOR; (h) NOS。
IC产物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
IC在有氧条件下氧化释放铁离子,水解会导致不溶性(氢)氧化物的沉淀,形成铁泥。反应器若没有主动排泥,这将持续作用于污泥中。铁泥以纳米球状无定形铁氧化矿物包裹在细胞表面,由此形成矿物结壳会阻碍微生物摄氧从而抑制代谢活性。为了探索IC产物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,向反应器中投加铁泥粉末(ISP)和FeCl2。在长期运行下,微生物群落和功能发生变化(Fig. 5)。
三个反应器的污泥样本(A:对照组;B:ISP;C:FeCl2)分别成组进行PCoA(Fig. 5a)。C组各样本距离最近,表明Fe2+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不显著。反观B组各样本距离远,特别是B20偏离B40和B60,这可能是由于微生物对ISP的应激反应导致群落结构显著变化,但微生物可以逐渐适应高负荷的ISP并逐渐恢复群落结构。ko00910丰度变化表明ISP和Fe2+均具有提高氮代谢路径的能力(Fig. 5b),但持续的ISP投加使氮代谢能力在第60天下降,在具体的模块中也具有这样的规律。A和C组的代谢能力在60天的运行中均保持稳定提高(Fig. 5c)。从硝酸盐跨膜运输发现第20天ISP的M00615丰度下降相比于其他组,说明ISP造成的矿物结壳会影响细胞膜的渗透性。长期运行下,微生物逐渐适应ISP并迅速提升代谢能力。尤其在氨氧化和硝酸盐还原的路径中,40天的模块丰度远高于20天,ISP促进微生物代谢的影响超过Fe2+。铁矿物沉淀在细胞外,可以通过增强质子动力来增加细胞代谢能量的产生。持续的ISP投加到第60天达到7 g/L,高含量的ISP也会使微生物代谢能力略微下降,但依旧强于对照组。综上,ISP和Fe2+均具有提高氮代谢的作用,而投加ISP的污泥的代谢能力需要经历一个适应再激增的过程。
图5. (a)样本组中PCoA的差异。PICRUSt2函数预测(b)氮代谢丰度和(c)模块丰度的变化。
小结
IC培养的OS形成了稳定的AGS,SND是氨氮和硝酸盐同时去除的主要机制。IC同时提高污泥的AOR和DNR使AGS在更短的时间内进行SND,从而达到更高的TN去除效率,潜在的减少了能源的消耗。硝酸盐异化还原是整个氮循环网络中主导硝酸盐还原的路径。IC提高了NXR和NIR活性,消除了常规AGS系统积累亚硝酸盐的现象。NOR活性下降和NOS活性提高削弱了N2O形成的潜能,颗粒形成N2O的潜能低于絮体。IC对颗粒的作用强于絮体。特殊结构使颗粒具有更高的微生物多样性,IC产物在细胞表面形成矿物结壳而抑制微生物的代谢活性,而颗粒具有更强的耐冲击和适应性。在实际生产时需要考虑IC投加量,过量的IC投加量无疑增加了填充率,并会形成更多的IC产物。根据结果,最佳IC投加量为30 g/L。
来源:AGS造粒师
作者:浙江工业大学李军团队
免责声明:
文章、图片来源于网络,本文仅供分享不作商业用途,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,若您对本网站转发的内容有任何异议或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处理。
最近新闻
-
2024-11-12
-
2024-11-08
-
2024-11-06
-
2024-11-04
-
2024-11-01
-
2024-10-30
-
2024-10-28
-
2024-10-25
-
2024-10-23
-
2024-10-21